——30年來一直工作在麻風病防治第一線,認真建立每名患者的治療檔案,郭麗珠與麻風病患者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性傳染病防制科主管醫師郭麗珠從事麻風病防治工作30餘年了。30年來,她一直工作在麻風病防治第一線,與麻風病患者打成一片,建立了深厚的友誼,病人見到她就像見到了老朋友,激動地與她擁抱,她也被麻風病患者親切地稱為“摩雅”(傣語“醫生”的意思)。
  1983年,20歲的郭麗珠剛參加工作,就參與了我國著名麻風病專家——北京熱帶病研究所教授李桓英主持的勐臘縣3個麻風寨全國聯合化療科研試點的病人治療、療效觀察、療後10年監測項目工作。
  第一次接觸病人,郭麗珠深感緊張和害怕,上崗時“全副武裝”——穿上厚厚的防護服、大筒靴,手套是戴了一層又一層,衣服領子都用膠布封了又封做好防護。李桓英教授看到這情形,把他們劈頭蓋臉罵了一頓,並扯掉了他們的防護措施。從那以後,郭麗珠和同事們進村都是便裝。
  “一到寨子,老百姓就拉著我、抱著我,親昵地喊我‘摩雅!摩雅!’看到麻風病人對我的信任和支持,再加上當時州內的麻風病防治工作很缺人,也就堅持了下來。”工作兩年後,郭麗珠有了調到州衛生局和州人民醫院工作的機會,但最終她還是選擇了堅守。
  “一個月差不多有二十七八天在鄉下,沒有交通工具,只能搭每天一趟的過路班車,錯過了就只能步行了,走上十幾公里是常事。”勐臘縣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科醫生李光祥與郭麗珠一起在麻風病防治戰線工作了30餘年。他們曾沿著崎嶇的小路翻山越嶺,從南臘河上過獨木橋,赤腳蹚過羅梭江走村串寨,年復一年查看每一個患者的療效,堅持做到“送藥到手、看服到口、服下再走”,手把手教會患者自我護理傷口,認真建立每名患者的治療檔案,為制訂全州消除麻風病危害行動規劃提供科學依據。
  在醫療工作中,郭麗珠努力爭取相關項目,與有關部門聯手,為麻風病人辦理了身份證、殘疾證和合作醫療證,將孤寡殘老病人納入低保規劃中,使16個麻風寨摘掉了麻風村的帽子,寨內已實現了通水、通電、通路,大部分家庭有了摩托車、拖拉機、電視機、電話和手機,蓋起了樓房,還購買了小轎車。
  “能夠為那些遭受麻風病折磨的人解除痛苦,讓他們健康快樂地生活,就是我工作的全部意義。”郭麗珠說。
  (記者 謝進)  (原標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美醫生]南臘河畔好摩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l44lleob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